飼料生產企業的生產環節,通常包括原料采購驗收裝卸存儲、原料投料粉碎、原料篩分除雜、原料配料調質、產品制粒烘干、產品包裝裝卸存儲等環節,在原料的粉碎、篩分,粉狀產品的包裝等環節通常會產生較多粉塵,在粉碎機、提升機、溜管、分級篩、除塵器等部位常存在粉塵跑冒現象。特別是需要添加油脂的飼料,粉塵混合了油脂更加難以清理干凈,生產現場衛生狀況給人的印象通常是“臟亂差”“前邊掃后邊臟”,企業往往傾向于產量,而忽視了安全,導致發生事故。
下面,我們結合從業經驗和事故案例給大家介紹一下三種常見的事故類型和防范措施。
一、火災
火災,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事故案例:2007年壽光某飼料廠編織袋倉庫突然起火燃燒,2008年昌樂某飼料廠在粉碎棕櫚粕時,粉碎機溫度過高自燃,2014年,江蘇省東海縣一飼料廠的倉庫起火,大量飼料被引燃。
火災產生的三要素:有可燃物、有氧條件、有能量輸入(如氧化發熱、明火、摩擦高溫、電火花、煙頭、焊渣等)。
防范措施:
1、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車間內不存放易燃物,編袋日清、日結不留存,廢編及時清運,油漆、稀料、柴油、酒精、汽油不準存放在車間內。
2、生產區域嚴禁煙火,定期檢查電器、線纜,嚴格落實動火作業審批和現場安全管理。
3、雨季之前檢查避雷系統是否完好,防止雷擊;
4、防止特種原料自燃。如魚粉、米糠、糖渣等可能緩慢氧化發熱,如果通風不良則可能自燃。
5、保證消防設施完好。保持足夠的滅火器,不要遮擋取用方便,經常演練做到人人會用,逃生通道不能被阻擋。
二、粉塵爆炸
粉塵爆炸是在相對密閉環境中,可燃性固體粉塵或可燃性液體的霧狀液滴分散于空氣或其他助燃氣體中,當其濃度達到爆炸極限時,接受相當的點火能量所必然發生的一種爆炸現象,可導致巨大的破壞。
事故案例:2003年慶云某飼料廠五樓焊接溜管發生爆炸、壽光某飼料廠料倉焊接時發生爆炸、萊陽某飼料廠粉碎系統發生粉塵爆炸等。
粉塵爆炸有五個要素:可燃性粉塵、空氣、懸浮粉塵濃度、點燃源、相對密閉空間。
極易產生爆炸的粉塵粒徑為10-200μm;粉塵爆炸濃度極限:下限20-60g/m3;上限2-6kg/m3。相對濃度越高,爆炸力越大。
防范措施:
1、控制現場粉塵濃度,加強設備密閉,防止粉塵外揚,配置負壓除塵裝置,及時清掃、消除和防止粉塵積累;
2、禁火區域嚴禁火種,嚴格落實動火作業審批和現場安全管理;
3、配置足夠的磁選設備,定期清理檢查,防止金屬雜物產生火花;
4、經常檢查,防止連接件脫落、傳動件跑偏,摩擦發熱產生火花;
5、粉塵車間、崗位的電機、照明設備等選用防爆型;
6、對于易產生靜電的設備應采用保護接地,消除靜電;
7、粉塵場所和設備設施設置通風口、泄爆口等。
三、機械傷害: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于人體的傷害。
事故案例:煙臺某飼料車間制粒工操作粒機時不慎壓輥引起斷指、昌邑某飼料廠傳動皮帶傷手。
防范措施:
1、人身安全涉及的環節:要求飼料廠所有的操作人員正確使用勞保措施;檢修、清理設備時必須掛牌操作;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遵守操作規程;每年給員工檢查身體、參加必要的意外傷害保險;
2、生產現場、食堂、宿舍等必須衛生、消毒;保證員工飲食健康,防止食物中毒;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必須有警示、防護欄等安全設施;倉頂觀察口必須設置柵欄,防止人員墜落;高速運轉設備必須設置防護罩;定期對安全設檢測維護;車間吊物系統應該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特種設備鍋爐壓力容器按照國家特種設備的安全操作執行;對于高溫的管道、設備必須保溫防燙;工廠內保持物流暢通,限速5公里/小時,防止交通事故,門崗加強出入車輛、人員的管理。
飼料企業的競爭是綜合成本競爭的時代,安全事故會加大企業成本,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破產。因此,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必須時刻繃緊安全弦,做到人人講安全、人人守安全。